亦莊擔?!傲≌n堂”第十三期
文史專論 | 中共歷史第一個反腐舉報箱
1931年11月,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,毛澤東當選為政府主席。臨時中央政府下設多個部門,中央工農檢察部控告局便是其中之一。同年,工農檢察部控告局將這個機關自制的舉報箱,掛了出來。
這個舉報箱為木質結構,木箱體積為 16×18×18.5 立方厘米,頂部是一斜面,正面用毛筆書寫著 3 個醒目大字——控告箱。其頂部、正面、左側和右側,均分別用毛筆工工整整地寫滿了舉報規定的小字,字跡清晰可見——
正面筆書:控告箱 高興區蘇維埃政府 工農檢察部控告局制
頂部筆書:各位工農群眾們,還(凡)是一切的什么事情都可以來這里控告,所寫的控告意見書必須要蓋好私章才能作效力,沒有蓋章的概作廢紙,而且還要用信套密封好,并且要注明送某機關工農檢察部控告局長接收。
左側筆書:控告人向控告局投遞的控告書,必須署本人的真姓名,而且要寫明控告人住址,同時要將被告人的事實敘述清楚,無名的控告書一概不處理。倘發現挾嫌造謠控告事,一經查出,即遞交法庭受蘇維埃法律的嚴厲制裁。
右側筆書:蘇維埃政府機關和經濟機關有違反蘇維埃政綱政策及目前任務、離開工農利益、發生貪污浪費、官僚腐化或消極怠工的現象,蘇維埃的公民無論何人都有權向控告局控告。
透過控告箱右側的幾行字,可見政府設立控告箱的初衷;左側的幾行字,則分明地標注著舉報的原則;上面則寫著詳細的舉報辦法。
這個控告箱在江西興國縣高興區蘇維埃政府掛了 3 年多,直至1934 年紅軍長征離開蘇區。紅軍離開蘇區后,這個控告箱一直被當地百姓保存著。今天,我們無法知道百姓們是怎樣保存它的,但我們可以想象,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,保存它要冒著怎樣的風險!80 多年前,一個小小控告箱竟如此深得普通民眾的心,他們擁護和熱愛的是黨的民主監督機制,是反腐倡廉的有力舉措。
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立的中央工農檢察部,猶如一把利劍。工農檢察部的工作,在部長何叔衡的領導下開展。工農檢察部的人員有七八十名,下設控告局和突擊隊。突擊隊可以公開突擊檢查任何蘇維埃機關、蘇維埃的企業和合作社,以揭露該機關或企業的貪污浪費及一切官僚腐化的現象,也可以扮作普通工農群眾,去機關請求解決某些問題,以測試該機關對工農的態度和工作效率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部還經常委派輕騎隊、輕騎兵、巡視員微服巡視,明察暗訪。
蘇區各地交通要道都懸掛有“工農控告箱”,蘇維埃群眾一經發現政府工作人員有貪腐問題,就可以隨時投訴。為此,控告局專門設有調查員,他們每天到各個控告箱去收取控告信,然后根據群眾的控告,調查核實。
1932 年 2 月,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通令,中央蘇區反腐敗斗爭拉開帷幕。1933 年 12 月 15 日,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下發了由主席毛澤東、副主席項英簽發的《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》的第 26 號訓令。訓令規定,凡蘇維埃機關、企業及公共團體工作人員,貪污公款在 500 元以上者,處以死刑;貪污公款300 元以上 500 元以下者,處以 2 年以上 5 年以下監禁。這些法律的頒布,使蘇區的反腐敗斗爭有法可依,健康發展。